类风湿因子那些事 我们现在知道,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分三类:免疫学指标、炎症指标、药物副作用监测指标。其中,炎症指标和药物副作用检测指标,检查的比较频繁,免疫学指标不需要检查检查。免疫学指标常见的是类风湿因子、抗环瓜氨酸肽抗体、抗O等。它们对于确诊和鉴别诊断,具有重要意义。
通过血清检测的免疫学指标,主要是抗体形式,类风湿因子、抗CCP抗体,对于预测治疗和预后、病情发展情况,也有价值。有时候也检查补体,作为人体固有免疫力判断的参考,评价一下患者的抗感染能力。
现在我们知道,类风湿因子是自身抗体,有观点认为是人体自身的某种IGg分子,被人体识别为异己分子,标记为抗原,对其产生的抗体。是此IgG分子自身产生了改变、还是抗原识别系统出现问题、甚或对它的免疫耐受被打破而被识别为抗原,目前并不太清楚。
这是类风湿关节炎自身抗原出现机制不明确的共同特征,如果这个机制被明确,那么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被根治,将会前进一大步。
类风湿因子早发现在类风湿患者体内,因此被称为“类风湿因子(RF)”,对于它的检测,临床上已经使用了四五十年了。早期是定性检测,给出阴性、阳性结果,后来发展到定性检测,给出了类风湿因子滴度,表示为“一比多少”,比如1:320。这个时期通常采用的是IgM,它在类风湿患者体内量大、易沉淀,被用来定量。
今天是对于类风湿因子做的是定量数值,直接给出数字。通过研究发现,类风湿因子不只是IgM一种类型,还有IgA、IgG两种类型,分别用IgM-RF、IgG-RF、IgA-RF表示。如果你的化验单上显示的不是类风湿因子标项,而是这样的分类结果,它们就是类风湿因子了。
贵阳类风湿专科医院介绍,人体内的类风湿因子来源分三种情况:
一是类风湿患者体内异常免疫反应产生的,类风湿因子阳性在类风湿患者中约占80%,另外大概有20%的患者,类风湿因子是阴性的;
二是一些其它疾病:干燥综合征、SLE、 PSS、PM/DM等;感染性疾病:细菌性心内膜炎、结核、麻风、传染性肝炎、血吸虫病等;非感染性疾病: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、肝硬化、慢活肝、结节病、巨球蛋白血症等都可以检测到类风湿因子。
三是存在于老年人体内,5%的健康老年人类风湿因子可阳性,随年龄的增高,阳性率可增高,年龄超过75岁的老年人,阳性率为2-25%不等,这个时候,类风湿因子其实不代表身体有病。
类风湿因子的存在,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是:
①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指标
敏感度比较好,容易被检测到,其中IgM型类风湿因子,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有临床表现前几年就存在于病人血清中,类风湿因子是常用的确诊类风湿关节炎指标。但是类风湿因子如前面所述特异性相对低。
对于非老年人患者,又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,类风湿因子的出现,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就非常高了。现在联合抗CCP抗体、影像学检查等,可以提高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确诊率。
临床上还有一类患者,类风湿因子阴性,但是影像学显示滑膜炎、早期骨侵蚀等,也可以确诊类风湿关节炎。类风湿关节炎的自身抗体,除了类风湿因子、抗CCP抗体等等已知的外,还存在其它未被认识的自身抗体,今天的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,明天新的检测抗体发现、应用到临床,就不是了。 ②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。
高类风湿因子的患者,较阴性、低类风湿因子的患者预后差、治疗难度会更大一些。IgG型和IgM型类风湿因子的存在,与关节外损害,如类风湿血管炎和类风湿结节相关。类风湿因子数值的变化,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示病情发展情况。
经过有效治疗,病情稳定以后,有的患者类风湿因子可以降低、甚至恢复正常。但是,在病情复发时,类风湿因子可以重新出现。它在这些患者身上,可以成为一个显示治疗效果、病情活动的指标。
在一些患者身上,有不容易降低的情况,甚至不出现降低的情况,对于这样的患者,类风湿因子不作为治疗效果的参考。患者也不要因为它而怀疑治疗效果,血沉、C反应蛋白、关节压痛情况以及影像学上的滑膜炎、骨情况等,都是评估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。
类风湿因子数值很高的患者,关节畸形风险可能更大,需要重视病情活动的控制和稳定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